HEHE小说网>灵异小说>轼语 > 第二百八十八章 置之死地
    李定道:“我打算安排其他御史弹劾苏子瞻在徐州任时不觉察李铎、郭进谋反之事,姑息养奸,性质恶劣,其罪当诛。”

    舒亶道:“这不是去年徐州没几个月就被平定的那场乱事吗?”

    李定道:“正是,苏子瞻去年年初的时候还在徐州做知州,这是他在徐州任上参与的最后一件大事。后来调任湖州知州后,他还上书向宋神宗提议嘉奖程棐,最后程棐被官封右班殿直。”

    何正臣对苏轼之事并不关心,所以也没打听过他的事,听李定这么一说,好奇道:“程棐是谁?”

    李定道:“程棐是去年那场乱事的告密者,因为他的参与才让此事被迅速平定。”

    何正臣追问道:“程棐为何告密?”

    李定道:“没打听到,管他为何告密呢,这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此人弟弟程岳与李逢交好,是李逢、赵世居谋反案的同党。苏子瞻为程棐求官职,说明他俩交情匪浅。苏子瞻与程棐交情匪浅,那么与程棐的弟弟说不定也是朋友呢,既然他们是朋友,那么李逢谋反之事他说不定也知晓。”

    何正臣听完汗如雨下,暗自思忖着,李定这脑洞发散得也太大了,一来二去,苏子瞻和两起谋反案都扯上了关系。他思索片刻,道:“程棐告密有功,苏子瞻为他求奖赏无可厚非。你这么一番联想无凭无据,说到官家那儿也不一定站得住脚啊。而且我们去年弄了半年之久的诗案余韵犹在,官家如此聪明,万一觉得我们是故意打击报复,反而对他心生怜悯,岂不弄巧成拙。”

    蔡确道:“此言有理。”

    李定道:“所以我们只以苏子瞻在徐州任上不觉察李铎、郭进谋反之事为切入点,只说此案,绝口不提熙宁八年李逢、赵世居的那场谋反案,至于查案过程中顺藤摸瓜查到李逢、赵世居这桩陈年旧案与苏子瞻有关,就不关我们的事了。诗案尘埃落定没多久,为保万全,此次弹劾我们都不要出面,麻烦各位大人找自己的亲信上书弹劾,免得官家起疑。”

    舒亶道:“此计甚妙,一来我们可以置身事外,二来苏子瞻与两起谋反案有关,官家震怒,他必死无疑。”

    王珪道:“大家若是没有异议,回去准备下就付诸行动吧。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表示李定思虑周全,就这么办。

    数日后。

    御史上书弹劾偶然得知苏轼之前不觉察李铎、郭进谋反事,姑息养奸,如果不对他严惩,便是纵容这种为官明哲保身而不作为的不良风气,后果不堪设想,希望宋神宗严惩苏轼,以儆效尤。宋神宗对苏轼怒气未消,听到御史如此一弹劾,火冒三丈,当即下令淮南转运使前往黄州彻查此事,如情况属实,严惩不贷。

    淮南转运使带领几名手下一路快马加鞭前往黄州,抵达黄州衙门后,命手下和衙役们前去抓人。就这样,苏轼毫无防备地被带到黄州衙门的公堂……

    苏轼对淮南转运使道:“此案案发之前,我已察觉到当地风气不好,存在诸多隐患,并向官家上书言明此事。朝廷素有存档奏章的习惯,所以我当时的奏章一定在京师,大人可去核实。”

    淮南转运使道:“此事我自会去核实,但是你察觉的是当地的隐患,可不是李铎、郭进一事。你若要反驳御史的弹劾,还需提供证据证明你事先察觉他们谋反之事才行。”

    苏轼道:“大人可知乱事能迅速平定是因为程棐告密?”

    淮南转运使来此之前大概了解过那场乱事,回答道:“知道,他告密是他事先察觉,又不是你?你别扯有的没的,混淆视听。”

    苏轼道:“是我怂恿他告密的。”